环境技术

综合新闻

Mendix发布2021年技术预测

来源:环境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26

企业低代码应用开发厂商Mendix近日发布2021年关键技术趋势预测。这些技术趋势将在低代码开发扩展能力的支持下,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据Forrester分析师预测,2021年将有75%的企业软件采用低代码技术构建,因此一些行业观察人士将2021年称为“低代码之年”。而Gartner已连续两年在企业低代码应用平台魔力象限中将Mendix评为最具“前瞻性”的市场领导者。Mendix的顶级技术专家也预测了 2021年市场需求带来的八大技术趋势,描述了低代码软件开发如何加速这些关键数字解决方案的部署。

要进行2021年的预测,需要对2020年发生的大事件有充分的认知。在这次真实世界的测试中,低代码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方法让企业在疫情席卷全球时能够快速调整、适应和扩大业务,以保持业务的连续性。低代码应用大大加快了创新数字解决方案的创建和部署。

Mendix产品和解决方案营销副总裁Nick Ford表示:“在极具挑战的困难情况下,企业利用低代码开发在几天甚至是一夜之间就能开发出新应用,从而证明了自身的价值。这些真实的成功案例为未来的技术格局树立了新的标杆。”

以下是Mendix富有远见的技术领导者对2021及未来几年的展望。

1.低代码平台将超越应用开发

权威调研机构Gartner和 Forrester均表示:在不久的将来,75%的应用开发将在低代码平台上进行,而那些能够整合并提供各种能力,将抽象化、自动化和无缝连接这些低代码核心原则延伸到相邻的技术和服务的“多合一”低代码平台将成为佼佼者。Mendix首席技术官Johan den Haan表示:“不断发展的低代码生态系统将为商业创新提供支撑。技术堆栈将横向扩展,提供一站式开发体验,让开发者以简单的拖拽操作进行数据整合、获得数据科学洞察、构建AI解决方案并创建多重体验。”

2.计算力向边缘大规模迁移

边缘计算把“计算”的工作推向离数据采集源头越来越近的位置,而这一技术趋势将在2021年迎来爆发的临界点。目前,已有超过50%的新企业IT基础设施将以边缘计算作为大规模集中式数据中心的替代方案,应用于专有数据、交通运输、国防等需要实时做出决策,避免往返云端产生延误的领域。此外,全球34%的制造商计划在今年将物联网技术加入运营和产品中。Mendix首席技术官Johan den Haan表示:“低代码软件开发通过物联网生态系统来降低复杂性。在这种环境中,能够提取可执行数据和商业智能的应用将为包括工业企业在内的任何拥有联网实体资产的企业赋能,帮助其优化各种运营方式并探索新的创新机会。”

3.多重体验不再局限于网络和移动端

在下一轮多重体验迭代中,开发者将利用后端系统数据,把消费者的无缝体验扩展到不同设备和接触点,在移动设备、网络应用、真人或聊天机器人获得统一的体验。Mendix平台战略副总裁Gordon Van Huizen表示:“2021年,多重体验将进化成一种运用信息、整合和效率来留住并保持客户黏性的全方位体验。这需要企业打破孤岛式思维,实现各职能部门的自动化和各设备上的跨部门沟通,优化客户和员工的用户体验。企业须全方位思考如何优化员工工作流程的自动化,以及自动化如何与优秀的客户体验进行交互。”

4.增强现实技术(AR)将推动新常态下的业务成功

从六十年代的NASA模拟,到如今通过谷歌眼镜、微软HoloLens和Oculus Quest实现普及的“可穿戴技术”,增强现实(AR)一直以来都在寻求轻型、对用户友好且具有足够计算能力的设备,从而为客户提供独特的沉浸式体验。AR能够实现信息可视化、提供培训和咨询,也能够在“数字孪生”模式中促进远程工作。2021年,AR的这些能力将使这项技术超越企业应用,直接改变疫情影响下的线下娱乐与零售体验。

Mendix产品和解决方案营销副总裁Nick Ford认为:“需求催生了发明。由于2020年裁员频频、电影院、商场和商店门可罗雀,具有前瞻性的商业地产经理人、零售集团和场地管理者将考虑改造闲置的实体场地。低代码软件开发将帮助这些企业机构成功转向增强现实,把实体资产数字化,并将这些体验安全地推广到全球各地。”

5.AI训练成本将大幅降低

旧金山OpenAI联盟新型API——GPT-3(生成式预训练变压器)的发布,意味着今年在应用AI用例方面有望出现突破。这个强大的通用语言模型让人们无需再使用海量训练数据集和昂贵的计算硬件来训练AI算法。为此,这家非营利组织模拟了低代码平台的核心原则,运用抽象化和自动化来加快AI神经网络的训练。Mendix首席技术官Johan den Haan表示:“研发团队和软件工程师预计会在2021年探索出使用更少的数据量进行定制的全新AI用例。这必将消除准入门槛、降低成本并刺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