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技术》
编者按:
奋进十四五,实干开新局,2021年聊城高新区将群众满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力构建精简高效政务“新生态”,全力打造“环节最少、程序最简、时间最短、服务最好、效率最高”的营商环境“金名片”。
2021年,聊城高新区新增市场主体3101家,新开办企业1781家;按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均达100%。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乔思亚 聊城报道
“流程再造”助推企业开办“加速度”
聚焦企业开办堵点痛点,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打造企业开办“极简审批”新模式,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设立企业开办专区,以“一件事”为目标,将“多件事”整合,梳理“我要开超市”等269个“一链办理”主题服务事项,依托“一窗受理”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一窗受理、一表填报、帮办代办、全程网办的“套餐式”服务,实现“一窗口、全链条”并联审批。截至目前,共整合形成“一链办理”事项95个,精简办理环节23%,缩短申请材料32%,减少跑腿次数50%,办理时限缩短50%,申请表精简归并17%,群众平均等待时间由12.5分钟缩减到5分钟。不断深化政银合作,开启“互联网+政务+金融”便民服务新模式,与辖区内7家银行签定《服务企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全区政银合作网点全覆盖;全面推行企业简易注销改革,简化登记程序,减少申请材料,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为20天;采取政府统一购买服务,实现首套印章刻制和办件邮寄“零收费”,通过税务发票免费UKey代替税控设备实现发票申领环节“零收费”。
“先行先试”助推项目按下“快捷键”
聚焦破解重大项目建设前期耗时长、审批手续繁琐等难题,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构建便捷高效的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体系,实现“拿地即开工”。组建由行政审批服务部牵头,建设管理部、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等14个单位齐参与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班,对进入绿色通道的56个项目,建立定期协调、会商和疑难问题解决机制,提高了审批效率,缩短了审批时限。同时,设立项目审批服务“会客厅”,为项目准入、立项、用地等提供全过程个性化、精准化、定制化服务,实现快受理、快审批。会客厅成立以来,共为各类企业、项目办理服务60余件(次)。
全力承接市级下放13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相关权力,强化人、财、物全方位保障,全面提高对下放审批和监管权限的承接能力,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做到“接得住”“批得快”“管得好”。截至目前,全区工程规划许可已受理22个项目,15个项目正在进行技术审查,7个项目正在进行批前公示,3个项目已核发工程规划许可证。三是优化工程建设审批流程。在全市率先推行水土保持告知承诺制管理和区域评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区域评估报告共用,在341亩量子产业园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辖区6000亩工业用地区域评估;探索“标准地+承诺制”改革,目前已按标准地供应土地15宗,面积803亩,成交额18781万元。省重点项目——新贞元汽车车轮项目仅用1个工作日同时拿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实现“拿地即开工”。
“十大服务”助推政务服务“提温度”
立足群众办事难点堵点,创新“十大服务”机制,擦亮“新满意”政务服务品牌,提升服务品质和效能,打造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依托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园区行政审批服务站和四大产业专班,联合“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队、“三遍访”民情服务队、项目帮包部门等多方力量,组建193人的“红色基层便民队”“蓝色园区服务队”和“绿色项目帮包队”,围绕企业、群众开展全程帮办代办服务,累计提供帮办代办服务7100次,群众满意率达100%。预约服务优先办。在电话预约、现场预约基础上,将所有业务全部纳入网上预约平台,合理统筹企业和群众办事时间,实现精准帮办、即来即办。
打好服务“时间差”,开展预约延时、错时全天候帮办代办服务,办事群众可直接联系帮办代办员或电话预约办理,将8小时工作时间延长至“5+2”、24小时在线服务,做到政务服务“不打烊”,累计开展延时服务219次。以“事权改革”为契机,配套建设40处便民服务站,配齐配强代办人员114名,分别将111项、80项服务事项下放到镇级和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站)集中受理,全力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