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技术》
昨天,国际残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联合举行北京冬残奥会例行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冬残奥会场馆运动员的所到之处均消除细微高差,设置主入口自动门、无障碍坐席、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等,确保场馆设施和通行无障碍。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介绍,秉承“以运动员为核心”办赛理念,根据参赛运动员的身体条件特点和实际需求,场馆设置了主入口自动门、无障碍坐席、无障碍电梯等,雪上场馆还设置无障碍打蜡房、无障碍缆车系统等。运动员所到之处均消除细微高差,增设防滑安全措施。
场馆内设置了醒目、简洁易懂的无障碍引导标识。为保障残奥运动员的安全,在冬奥会赛道基础上,增加了安全防护器材,配备专人进行定期巡检。同时为满足和保障残疾人运动员的假肢、轮椅等辅具的正常使用和维护需求,设置标准的轮椅假肢维修间,配备专业技术团队提供保障服务,确保服务无障碍。
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部长杨金奎以自身经历分享了残疾人朋友平等融入社会生活的变化。
北京市残联副主席郭旭升介绍,经过3年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全市33.6万个无障碍点位得到提升。北京还组成一支由老年人、残疾人、专家为主的2000余人无障碍体验队伍到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和社会各个点位体验。其中场馆的体验超过了1万人次。北京市无障碍整体的满意率现在已经超过88%。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介绍,在信息无障碍方面,赛时网站也采用了无障碍模式,运用技术手段将有效信息以文档标记的方式注入网站,用户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读屏软件,将赛时网页上的信息,通过声音方式进行接收,这样就方便了视障人士浏览冬残奥会网站。
“在所有的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自建设之初,就设计和施工完成了297处盲道提示,在冬残奥村里,只要有路的地方,就有盲道。”杨金奎补充说。
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行团队后勤副主任杨奇勇透露,冰立方的冰壶场地,今年至少会维持到5月中下旬,这个期间会向公众开放冰壶体验和旅游参观;南广场的群众冰场也会在5月初向全体市民开放,而且会持续运行。在冰水转换过程中,冰立方的无障碍坐席从30多个增加到50多个,无障碍通道普遍加宽,永久的无障碍设施增加了自动控制装置,并会在赛后持续为公众所用。
杨金奎直言,未来最大的遗产应该是广大的残疾朋友愿意从事冰雪运动。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任珊
流程编辑:u029